首页 > 专题专栏 > 红星耀三湘

肖大元:大山深处不灭的烛光

从桂阳县四里镇雷塘片小到小下岭片联小、排楼村小,再到竹美联小、老屋村小肖大元用责任和担当,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让他38年如一日,默默奉献,从不求回报?

放弃高薪,只为坚守初心与责任;默默奉献,却从不求回报;扎根偏远山区,甘做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蜡烛”……他就是躬身偏远山区村小任教38个春秋的退伍军人肖大元。

“因为山区需要老师,孩子们更需要我。”肖大元的回答,朴实无华。

回乡的书信,不悔选择

肖大元1965年出生于桂阳县四里镇雷塘村,现仍坚守在偏远山区小学任教。“肖校长做的好事太多了!”十里八乡的村民都这样说。

1981年,桂阳县四里镇雷塘村小极缺老师,刚刚高中毕业的肖大元主动请缨。19822月,他成为该校一名代课老师。

一年后他应征入伍,在部队表现优秀当上了班长,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服役期满连队把他作为志愿兵改选对象留下,并代理排长。

1987年,肖大元接到了时任雷塘村小校长张富秋的一封书信,说当前学校老师告急,希望肖大元继续回乡从教……一个艰难的选择摆在肖大元面前,是继续在部队发展、建功立业,还是回到家乡做一名默默无闻、普通平凡的老师?

当时在农村入伍当兵是跳出农门的一个不错选择,在部队转志愿兵更是不少战友梦寐以求的愿望。但是他想到入伍时,学生敲锣打鼓送他的情景,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和依依不舍的眼神,让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部队比我优秀的战友很多,现在村小学缺老师,那里更需要我!”

198711月,肖大元退伍返乡,父亲知道后气得直跺脚,但是木已成舟。1988年他结婚生下一女,亲友们纷纷前来看望,来了两桌客人。肖大元看着仅45元的月工资有些犯难,客人来了,买米下锅的钱都不够。

“当时的拮据是藏不住的。”肖大元说,好心的亲友多次劝肖大元南下广州打工,他的二姑更是为肖大元联系到某市卷烟厂可以接收他,月工资将近160元,是他当时工资的3倍多。

肖大元的爱人闻讯万分欣喜,劝他一定要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在亲友的劝说下肖大元也有些动摇。可是当他想到60多名学生,他坚定了自己的初心。

“我走了他们怎么办呢?”次日,肖大元果断收回了辞呈,还拉着爱人帮他一起打理学校。

坚定的脚印扎在乡村

1988年,肖大元再次回到了三尺讲台上,当起了代课的民办教师。这一干就是10年。1998年底,面对小下岭片联小更缺老师的状况,片区领导考虑安排肖大元前往更艰苦的小下岭片联小任教,怕他有顾虑,本想做做他的思想工作,没想到说明情况后,他以军人的绝对服从,坚定回答:“没关系,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

3年后肖大元被派至排楼小学任教,并担任校长。当时学校有200多名师生,饮用水要到河里挑,遇雨天河水变成了黄泥汤,给师生的饮水安全带来隐患。

于是他提议5名老师每人捐助1000元,自己多捐500元,共筹款5500元。在学校旁打了一口40多米的深井,解决了长期影响师生饮水安全的问题。

2002年,因为连续下雨,加之校舍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盖的泥瓦房,许多教室成了危房。为消除安全隐患,肖大元积极联系干部群众,多方筹集资金,自己捐款1100元,最终建成了一栋600多平方米的教学综合楼。

2004年,他又被调到竹美联校任校长,这所学校遇到了与排楼小学一样的情况,师生饮用水要到河里挑。肖大元照抄排楼小学的“作业”,带头捐款筹资,从附近的神农谷水厂接来了自来水。

2013年肖大元调任老屋小学校长。与其说他是校长,还不如说他是老师,因为学校校长教师仅他一人而已。面对一个人担任小学一、二年级复式班全部课程教学任务的困难,他没有退缩,也没有怨言,横下心,一干就是整整10年。一直跟随他“漂泊”的爱人,早已习惯了默默陪伴。

温情的关爱 留给孩子

在备课上课之余,肖大元的时间和精力几乎全给了学生。他宁愿自己守着清贫,也不让学生因为贫困而辍学。

“我真的遇到了很好的老师。”想起肖大元曾对自己的帮助,如今已是武汉某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人员的肖二飞依然感激不已。小时候,肖二飞曾一度因交不起学杂费而面临辍学。肖大元知道后,承担起了肖二飞小学阶段的所有学杂费和生活费,让肖二飞顺利完成学业。2006年,肖二飞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武汉化学研究所研究生。

“他就像点亮山区的小油灯,用大爱驱赶阴霾。”肖二飞这样形容老师。

老屋村有两兄弟,父亲智力低下、母亲患有精神疾病。哥哥10岁才上一年级,兄弟俩生活费全靠塘市镇茶元村姨妈李清花承担,而姨妈的家庭也不富裕,肖大元主动承担起了这两兄弟的生活开支。

2009年,他在竹美联小任教时,村民周宏贵的两个孙子在学校读书,一家十几口,生活很困难,肖大元就经常通过多种方式接济他们。腊月的一个晚上,70多岁的周宏贵老人,急匆匆地来找肖大元,反映其孙子周石海高烧不退,蜷缩成一团,奄奄一息,急得二老没办法,只能求助肖老师。他听了,二话没说,立马骑着摩托车把他们送到了5公里外的镇卫生院救治,并在医院守护了整整一夜。

就这样,肖大元走到哪就把对困难学生的关爱之情传承到哪。

肖大元的战友问:“你在村小干了一辈子了,甘心吗?”

“谁不想去条件好点的地方,但是在村小学上学的孩子,大都是留守儿童和困难家庭的孩子,他们没有条件到镇里或城里读书,如果我走了这几十个孩子就面临辍学,我放不下呀”肖大元说。

“如果我是一滴水,就要滋润这片土地。”这就是肖大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退伍军人的品质和情怀。

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苗。肖大元38年如一日,军魂化作大山深处不灭的烛光,照亮孩子们渴望知识的心灵!皇天不负有心人,肖大元被评为2023年度郴州市“最美退役军人”、2024年度湖南省“最美退役军人”。

 foot
网站链接

主办单位:湖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备案号:湘ICP备202101769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83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湘公网安备: 43010402000762号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网站联系电话:0731-85936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