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青平:为军人“打样”,让茶油致富
近日,在衡阳市祁东县龙泉生态油茶种植基地内,江青平忙着检查油茶树的挂果和成熟情况。“茶籽已经变黑,霜降后就可以开始采摘了。”从2013年开始,江青平尝试种植油茶树。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种植基地也从最开始的荒地发展成郁郁葱葱的油茶林。
2018年,江青平被推选为祁东县油茶产业协会会长。在他的带领下,制订了全县油茶产业发展远景规划,油茶种植形成了统一的标准,产品品牌也规范了,还成立了一支祁东县油茶产业协会专业技术服务队。江青平先后荣获2020年全市油茶产业发展突出贡献奖、祁东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致富能人”、中共祁东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优秀两新组织负责人”等荣誉。今年8月,江青平被评为2024年度湖南省“最美退役军人”。
江青平受其叔叔的影响,在1989年入伍当了一名武警战士。今年9月13日,江青平自豪地送儿子江浩琰踏上了军旅之路。
“这小子还不错。”对于儿子提出想要去当兵,江青平感到意外,更觉得骄傲。江浩琰从小就听着父亲讲部队的故事。在江青平和战友聚会时,江浩琰也一直跟着父亲,听父亲和叔叔们讲看押犯人、抓逃犯、和犯人斗智斗勇的事迹。
“支持国防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我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更应该‘打个样’。”江青平说道。
“到部队后,你一定要不怕苦、不怕累,好好干、好好学,争取建功军营,为国争光、为家乡添彩。”在欢送仪式上,江青平这样嘱咐儿子。
江青平将在部队学到的宝贵品质,如严明的纪律性、高效的执行力以及面对困难时无畏的精神传递给了他的儿子,也为其他人打个更多的“样”。
1992年退役后,江青平先后在广东、广西从事家具营销。2013年,江青平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回乡种起了油茶树,带领家乡父老乡亲走上了致富路。“通过自己在外面见到的、看到的、学到的知识、方法,带着乡亲们一起干,大家共同发展、共同致富,这也是我回乡创业的原因。”
“2013年种的时候只是试试水,慢慢地,就像被这个产业‘套牢’了一样。”他笑着说,“开始干了,我就一定要带着大家干好!”带着在军营中锤炼出的坚韧不拔和无私奉献精神,他毅然投身到祁东县油茶产业的种植和规划中。
“修剪切口要把握‘贴斜平’三个字。你们回去检查一下自己的,如果修剪后的枝留得太长,会有这些毛病……”在龙泉生态油茶种植基地,专家正在给种植户上课。
随着种植规模的逐渐扩大,江青平意识到要想让这份事业真正惠及乡亲,就必须形成规模、形成产业。于是,他主动站出来,组织培训、传授种植技术,帮助村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积极对接市场,拓宽销售渠道,确保油茶果能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入;带着生产的油茶日化产品参加广交会等展会,让油茶“走出去”。
江青平得知祁东县个体种植户普遍存在鲜果储藏难、销售难、种植靠摸索的情况。且对比油茶加工产品,鲜果销售利润更低。
“油茶种植靠管理,时间成本和金钱投入都很大。”
“前期投入这么大,为什么加工品的钱我们自己不挣?”
于是江青平对接全县近40户加工能力弱的种植户,为其提供加工场所,进一步提高了油茶果的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他还计划打造一个油茶粗加工基地,推动油茶产业健康、全面发展。此外,他组织成立了祁东县油茶产业协会专业技术服务队,开展油茶树的日常维护管理,为种植户提供专业服务,油茶树产量由原来的500~800斤变成了1000多斤。“收成越来越好,大家种植的积极性也高了。”江青平欣慰地说道。
退役22年,江青平当过保安、经过商、办过厂、卖过家具。但对他来说,“当农民踏实”。他将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家乡的发展紧密相连,他的公司通过提供就业岗位、种植油茶树等方式,让1000多名困难群众受益。当选洪桥街道益城社区居委委员后,他带头捐赠几十万元修缮好了旧院落,修建了一条村级公路和一口山塘,免费为种植户购买油茶树苗,全力支援困难战友为其提供工作,逢年过节便会慰问困难家庭、五保老人和困难学子,用实际行动书写着退役军人的时代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