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亮:退役军人创业“导师”
“杨班长,我有些创业上的问题想向您请教一下。”小刘是一名退役军人,服役五年的他今年刚从部队退伍,对崭新的退伍生活感到迷茫,于是他拿着退伍费来到了常德市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开始通过该平台发展自己的事业。
“是小刘啊,来来,过来坐,尝尝我刚泡的好茶!”办公室内传出一阵洪亮的声音,小刘口中的“杨班长”笑盈盈地递上茶杯,“遇到什么困难了?坐下来慢慢说。”
“杨班长”本名杨亮,是常德市关爱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理事长,2001年12月参军入伍,2016年12月退伍。他转业回乡后牵头创建了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先后为退役军人提供和推荐就业岗位800余个,服务退役军人超1000人,被评为2024年度湖南省“最美退役军人”。
军旅生活铸造坚韧意志
“你一定要听党的话,跟党走,争取早立功勋,多做贡献……”在杨亮的办公室里,父亲手写的家书裱框放在十分显眼的位置。
杨亮家三代从军,祖父是抗美援朝老兵,父亲也奔赴保家卫国的战场,自己也在部队度过了15个春秋。
作为军人,在部队历经千锤百炼,纪律与忠诚早已融入骨髓,坚韧和果敢成为鲜明特质,强大的执行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是他军旅生涯取得的无价财富。
退役后,杨亮凭着这股子劲儿,在一家知名家具企业担任总经理一职。公司员工起初对于这位新到任的领导抱有诸多疑虑,他则以实际行动回应了所有的质疑。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公司业绩增长了35%,收入增加了近千万元,带领公司实现了业绩的飞跃。
到了2018年,杨亮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创办了自己的装修设计公司。经过数年的商海沉浮,他不仅在室内装修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还成功拓展至文化传媒、农业等多个领域,建立了多家企业。
不忘初心服务退役军人
“看到战友们退伍后,因缺乏创业经验、商业技能以及社会资源对接渠道等条件,在创业的初始阶段举步维艰,我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必须为他们做点什么,决不能让他们的梦想就此搁浅。”说起成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的初衷,杨亮娓娓道来。
从2019年开始,杨亮便以个人名义出资,帮助退役军人解决就业问题。2020年5月,发起成立常德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导师工作室,吸纳30余家会员单位,集中开展就业帮扶工作,为退役军人“指点迷津”。
“杨班长,我没读多少书,现在退役了手上没技能,不知道能干点啥?”某天,刚退役的小张来到工作室,低着头抓着头发对杨亮说。杨亮拍了拍小张的肩膀说道:“大小伙子自信点,你年轻有的是精力,我这边正好有个研学基地缺教官,你来带训练吧。”
2023年6月,杨亮发起成立常德市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专为退役军人创业就业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搭建了政府与社会、军队与地方、退役军人与用工单位的合作桥梁,并得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目前,已入驻创业企业30余家,涵盖多个领域,带动创业就业共72人。
湖南军来洁生活服务有限公司,作为首批入驻常德市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初创企业,便是由7位“90后”退役军人联合创立。在基地的大力扶持下,该公司市场口碑得到积累,越来越多的客户通过不同的渠道与他们相识。“旺季的时候,每天三四个工地同时开工,一个月营业额有近8万元。”创始人万泉开心地说。同时也吸纳了不少军属加入,目前已帮助12名退役军人、30余名军属解决了就业问题。
“总书记曾说过,要切实把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服务保障好、教育管理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杨亮说道。
开展帮扶助力社会公益
当脱贫攻坚的号角在全国吹响,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杨亮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和担当。
当得知协会中的退役军人赵金元家境困难,他多次带领团队成员前往其位于鼎城区尧天坪镇农村老家慰问其母亲,数次为其家庭送爱心送温暖。
家住武陵区芦荻山乡的罗先生,退役后因病致贫,家徒四壁,还要照顾正在上一年级的女儿。杨亮得知消息后,马上赶往罗先生家,在了解情况后,专门在芦荻山乡打造了“宝贝小屋”计划,为孩子改造一个温暖美好的居住环境。杨亮上三年级的小女儿也拿出积攒的零花钱,为困难孩子购买了文具、玩具等物品。
“战友们在部队里面为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退伍了可不能让生活压垮了,能帮一把是一把。”杨亮摸了摸头发,眼睛里全是坚定。
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杨亮会组织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看望退役老兵,并送上慰问和祝福;疫情和灾情期间,该志愿服务队坚守阵地,顶在一线,为群众的安全而努力;高考期间,有车的队员会组织爱心送考,为考生送上自己的祝福;在血库告急时,共组织献血多达90人次。
“接下来,我们将积极开展服务活动,培育和孵化更多的退役军人企业,让有需要的退役军人在新的创业战场上继续书写辉煌篇章,为国家的创业就业和社会稳定贡献力量。”杨亮深知,这不仅是一项事业,更是一份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