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红星耀三湘

杨凯勤:从伤残老兵到“农机大王”

奔赴战场,失去一条腿和四根手指下岗创办农机公司,年销售额超千万年近花甲,又回乡创办现代农机合作社,建功乡村振兴新“战场”。他的一生传奇而精彩,他就是2024年度湖南省“最美退役军人”杨凯勤。


1960年1月,杨凯勤出生在株洲市醴陵市贺家桥乡的一个小山村。怀着一个英雄梦,他19783月应征入伍,在广西边防团服役。

19792为完成侦察任务,他不幸身负重伤,永远失去了左小腿和四根手指。从鬼门关爬出来的他被部队授予了三等战功并火线入党,光荣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1980年,按照政策规定,三级伤残的他可以在省荣军医院集中供养,衣食无忧度过下半生。但他却不甘于此,选择回到家乡参加工作。19869月,杨凯勤被安置到醴陵市农机公司工作。2020年,他和妻子双双下岗。

作为一名有血性的军人,面对困难,杨凯勤迎难而上。2000年上半年,杨凯勤凭着在亲戚朋友中借来的几万元钱创办了诚信农机经营店。创业不容易,初期,农机的进货、送货、安装、维修,杨凯勤都一人承担。为了考察市场,寻找好货源,他拖着伤残的身体走南闯北,自己也不记得在长沙火车站的地板上度过了多少个夜晚。

2000年8月,杨凯勤偶然得知,云南曲靖市一家食品机械厂生产的一款米粉机,加工出来的米粉特别好。他立马揣着几万元现金,登上了前往云南的绿皮火车。不眠不休站了20多个小时,找到厂家时,杨凯勤的假肢连接处已经磨破了皮,左小腿肿得像胡萝卜一样。

见此情况,厂长十分感动。于是,在货源紧张的情况下,只收杨凯勤一半货款就让他带走了60台米粉机。还主动帮助他在当地租了一辆货车,把货拉回湖南。


从云南到湖南,四天三晚,杨凯勤每晚都蜷缩着身子,睡在副驾驶室里守着货。等到车子抵达时,他已经站都站不稳了。好在,60台米粉机很快被抢购一空,也让他有了第一桶金。2013年,诚信农机经营部升级为醴陵市振兴农机销售有限公司,代理了12个知名农机品牌、60余个品类,现年销售额超1200万元,是一家集农机推广、销售、售后于一体的大型农机公司,也是湘东片区农机销售与服务领域响当当的领军企业。今年7月,公司还入选2024年湖南省区域农机维修中心培育奖补名单。

2017年,57岁的杨凯勤又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要回村里创办荣军农机合作社。这一决定遭到了全家人的强烈反对。但杨凯勤十分坚持他说“不想再看到老乡为了100块钱而发愁。”

他以一名退役老兵的情怀和担当,踏上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我们家那边是山区,发展比别的区县都慢。每次回老家,看到还有老人在用牛耕地,心中就一阵阵酸楚。我们比别人落后了十年。”2017年,杨凯勤找到村干部讨论乡村振兴的思路。

村干部提出:“村里老年人多,对现代农机的接受度一时没有那么高。能否从村里其他退役军人入手,让他们先走上致富路。”说干就干,很快,杨凯勤带领周渤力等7名退役军人创办了荣军农机合作社,为周边稻农提供代耕代种代收代烘等服务。

戎装虽脱,本色不改。虽然离开了军营,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信念,一直根植在他心底。杨凯勤每年从盈余中提取公益金,用于福利事业。给家境困难的村民和退役军人购买意外险资助父母残疾的学生上学对村里的老弱病残户、退役军人及军属采取少收或免收作业费的方式进行帮扶,总金额20多万元……

他先后获得湖南省“最美退役军人”、湖南省优秀复员退伍军人、湖南省退役军人“每日一星”先进典型、株洲市优秀共产党员、株洲市“最美退役军人”、醴陵市“十佳最美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标兵”、醴陵市“诚实守信道德模范”等称号

 foot
网站链接

主办单位:湖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备案号:湘ICP备202101769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83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湘公网安备: 43010402000762号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网站联系电话:0731-85936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