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 媒体报道

湖南日报2025年8月20日04版丨15岁从日军手里抢下轻机枪——访抗战老兵张忠意

张忠意。

  细雨中的衡阳透着初秋的凉意,8月中旬,记者前往衡阳市雁峰区先锋街道光辉社区,探访抗战老兵张忠意老人。

  上午10时许,97岁的张忠意早已在客厅等候。他身着老式军装,胸前的军功章擦得锃亮。见我们进门,老人热情起身握手,精神很好。

  张忠意,1928年1月出生于山西五台县。1943年,年仅15岁的张忠意加入了当地的民兵队伍。

  “那天我们几个装扮成村里的民工。日军在对面炮楼里,架着机枪,我们手头只有铁锤。”说起第一次与日军正面交锋的经历,张忠意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双手也不自觉地比划着。

  老人回忆说,当时双方实力悬殊,正面硬刚没有取胜的可能,于是他用上了计谋。“我看到有个鬼子一个人在炮楼外面,就悄悄走过去,用新学的日本话问那个小鬼子‘抽烟吗’,然后趁他不注意,一锤子敲在他脑壳上,给他锤晕了!”

  看见日本兵倒下身去,张忠意知道机会来了!“我冲上前去,抱起鬼子的轻机枪就跑。”对于这段记忆,张忠意记忆犹新,“几十秒后,日军才反应过来,开始疯狂向我们扫射,子弹就嗖嗖地从耳边飞过。”  

  “我们一刻也不敢停,就在高粱地里跑啊跑,最后竟然真的逃出来了。”说到这里,张忠意脸上露出孩子般的笑容。

  “15岁面对日本人,赤手空拳去抢他们的机枪,怕不怕?”

  “怕?”老人的声音突然提高了几分贝,右手不自觉地握成拳头,“那个时候不知道什么是怕。我就想着,就算是死,一个换两个,也值了!”

  但随即,他顿了顿,声音有些低沉哽咽地呢喃:“说不怕也是假的。你不打死他,他就会打死你啊……”

  张忠意的二女儿张衡利见到父亲有些激动,上前握着他的手安抚着。

  张衡利告诉记者,父亲一直认为,自己能从战场上活下来是幸运的,他时常会为战斗中逝去的战友哀悼痛心。为了缓解气氛,张衡利微笑着对父亲说:“爸爸,给大家说说你那双‘救命鞋’的故事吧。”

  果然,提到“救命鞋”,老人情绪逐渐平稳。

  “也是刚当兵那年,有一次,我正拿着刺刀,刚把一个小鬼子刺倒在地,完全没注意背后还有一个鬼子在靠近,他举起刀就朝我刺来。”张忠意边说边用手在背后比划着,“就是这个位置,一下、两下、三下!我当时就倒在地上,以为自己要死了,结果……”

  说到这,张忠意停顿了一下抬起头来,一双眼睛亮着光,继续说道:“和我一组的战友看到我倒下,马上赶过来刺死了偷袭我的鬼子,然后扶起我,发现我竟然还活着!原来,是行军背包里的一双新布鞋,扎实的鞋底替我挡住了这三刀。”

  据张忠意老人讲述,这双鞋是他从军前,姐姐一针一线亲手为他纳的,想着他在行军途中能走得舒服些。这双鞋饱含着姐姐对他的爱与他对姐姐的思念,张忠意一直没舍得穿,谁知道竟然救了他的命。

  “那双鞋我爸爸一直收了几十年,穿破了都舍不得扔。”张衡利笑着接话。

  这么多年来,张忠意一直坚持勤俭节约。张衡利说,一粒米、一张纸,在父亲眼中都来之不易:“他从小就告诉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这都是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

  退伍不褪色。20世纪50年代,张忠意退伍转业至地方,最后在原衡阳市肉食水产公司离休。多年来,他始终保持军人本色,一心为群众服务。

  “他做事‘很霸蛮’,只要是对群众好的,不管谁反对,他都硬着头皮冲在前面去做,那时候大家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他‘张猛子’。”张衡利笑着说,虽然父亲离休多年,但经常有老下属、老同事来探望。

  在外公的影响下,张衡利的儿子也毅然选择跟随外公的脚步,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父亲常对小辈说,先做人再做事,不图你们有大出息,就希望你们清清白白做人,本本分分做事。”张衡利笑着说。

    相关阅读:15岁从日军手里抢下轻机枪——访抗战老兵张忠意

 foot
网站链接

主办单位:湖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备案号:湘ICP备202101769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83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湘公网安备: 43010402000762号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网站联系电话:0731-85936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