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2025年8月11日04版丨覃子斌:身负重伤不下火线 大丈夫报国正当此时
7月底,张家界市烈士陵园里一片苍翠,抗日英雄覃子斌的墓碑就坐落在半山腰的登山步道旁。
经过查阅《大庸县志》、现场辨识碑文、到永定区西溪坪街道关门岩村拜访覃子斌的后代亲属覃大荣……这位抗日英雄“铁血忠魂”的历史渐渐丰富了起来。
覃子斌,1891年出生于张家界市永定区(原大庸县关门岩乡三潭坪),自幼家境贫寒。1908年被清军抓夫,被迫当兵。辛亥革命时刺杀队官起义。中华民国成立后,他被选送到云南讲武堂学习,1918年参加湘军,1926年北伐战争时任连长,转战武汉、郑州等地。1930年到黄埔军校高等教育班受训,毕业后擢升为国民革命军198师594团团长。
覃子斌为人正直、性格刚烈,号称“老虎爷”,对手下的士兵却非常关心,常告诫官兵“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要尚武自强、英勇善成、忠于职守”。他训练部队时常以身作则、亲自示范,所在的部队纪律严明,战斗力较强。
1943年,198师远征缅甸,覃子斌参加盟军总部在印度兰伽举办的训练班学习。1944年5月,198师渡过怒江,配合36师攻占日军所占据的高黎贡山北的重要据点北斋公房。5月11日,中国远征军在攻占北斋公房时,覃子斌率领士兵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北斋公房两边有两座小山,该处地势险峻,日军筑有坚固防御工事。两座小山的距离大约三四百米,但覃子斌一方的后面有残留的敌人。覃子斌留下一批人守山,自己率领另一批人去封锁从马面关到北斋公房的大路。他率领战士用炮弹攻击敌人,但仍然很难攻破。后来敌人也改变了策略,从最初的一枪不发到五架重机枪、十几架轻机枪同时扫射,这使得覃子斌的队伍伤亡惨重。
日军那时专门培训有大量狙击手,并且装备精良。覃子斌在战斗中被敌人击中,一条腿被打断,但这位年逾半百的虎将拒绝撤退,战士扶他退出阵地,他却说“大丈夫报国正当此时”!他坚持不下战场,要求士兵背着他继续指挥作战,最终攻占了北斋公房。
战斗结束后,部队把他送到后方医院,由于伤势严重壮烈牺牲,时年53岁。当时,远征军司令部已晋升覃子斌为198师副师长,授少将军衔。命令刚到,人却已牺牲。遗体运回原籍后,当地县政府隆重举行追悼会,表彰覃子斌的抗日功绩和爱国精神,社会各界民众数千人赴会悼念。
2015年8月24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民政部公布了第二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覃子斌在列。2018年12月,张家界市林业局对覃子斌将军的墓园进行修缮,专门建设成一处学习教育基地,供广大市民瞻仰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