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2025年7月22日03版丨吴剑学:拒日寇伪职,血染故土
7月10日,湘乡市梅桥镇,夏日蝉鸣如泣。湖南科技大学暑假科技服务团的同学们轻轻拂去青石碑上的落叶,将白菊敬献于吴剑学烈士墓前。81年前,这座墓地的主人,面对日寇的逼迫,刀架脖颈不低头,演绎了一个碧血横飞、威武不屈的悲壮故事。
1883年生于湖南湘乡的吴剑学,人生轨迹折射着近代中国的风云激荡——
20岁考入湖北武备学堂,因成绩优异官费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在此期间秘密加入同盟会,与阎锡山、孙传芳成为同期生。
追随辛亥革命先驱吴禄贞策划反清起义,亲历石家庄截留清廷军火的惊险行动。吴禄贞遭袁世凯暗杀后,吴剑学辗转保定军官学校培育军事人才。
护法运动中,吴剑学任程潜部参谋长,死守湘南。1923年,他被孙中山任命为湘军第四军军长,率部东征陈炯明、北伐赣南,收复惠州,威震南粤。
1931年任湖南省政府委员时,吴剑学因不屑官场倾轧,自题寓所“乐闲园”闭门读书,1935年干脆呈请退休闲居。
1937年,吴剑学由省城举家迁回湘乡,卜居土桥八亩冲(今梅桥镇新桥村)。随着抗战全面爆发,这位解甲归田的名士每日读报拍案长叹,对日军侵犯中国极其愤慨……
1944年6月,长沙沦陷后,日军直扑湘乡。6月21日,县城失守,距县城仅十余里的八亩冲危在旦夕。
日寇侵县后,为了达到控制当地的目的,妄图拉拢一些有声望的知名人士出面组织维持会,为其摇旗呐喊。吴剑学作为当地的名人,自然成为了他们首要拉拢的对象。6月28日,两名日军军官率30余名士兵及汉奸破门而入,通晓日语的吴剑学拒绝用日语交谈,对伪职提议“仅摇头不语”,日军掳走其三子吴家钢为人质。
翌日,复来日军士兵及汉奸多人,进屋折腾很久,甚至抽出明晃晃的刺刀架在吴剑学脖子上。面对敌人的屠刀,吴剑学毫无畏惧,严词拒绝出任伪职。他端坐于地,怒目而视,展现出了一位民族英雄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被强拖出门时,吴剑学奋力坐地怒吼:“宁死污土,不立寇庭!”日本兵的刺刀随即穿透吴剑学的胸膛。
吴剑学殉国引发举国震动。重庆《中央日报》迅速报道了吴剑学被日兵杀害的消息,重庆国民政府当即颁布褒扬令,并颁发抚恤金。重庆《新华日报》在第二版以“湘乡吴剑学正义凛然,不当汉奸被敌杀害”为题,详细刊载了吴剑学的生平简历及遇害消息。
2015年,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吴剑学名列其中。这位湘中英烈在面对外敌入侵、国土沦丧的危难时刻,始终坚守着信仰和底线,用生命捍卫了民族的尊严和气节,构筑起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相关阅读:吴剑学:拒日寇伪职,血染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