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发扬拥军传统 聚力军地共建
怀化是驻军大市,驻军数量多、级别高,一直有着拥军爱军的光荣传统。2020年,怀化市第八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近年来,怀化市紧紧围绕“部队缺什么、打仗要什么、支前做什么”,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促进双拥工作创新发展,更好服务拥军支前、备战打仗。
凝聚共识站位高。坚持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带头履行抓双拥工作责任,带头参加双拥活动,定期前往驻怀火箭军某部慰问部队官兵。优化组织体系。建立以市长为组长,军地41家单位为成员的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设双拥办,承担双拥日常工作。按照“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领导对口抓”工作方针,形成“上下一条线、左右连成片、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办”的双拥工作格局。强化保障措施。严格落实军地联席会议、议军会议、军地领导互访、军地联络员情况通报等制度,提高双拥工作地位作用。立足拥军支前新特点、新任务、新要求,把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国防设施建设纳入地方基础建设体系,把国防科技和装备发展纳入地方科技创新体系,把爱国拥军工作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促进双拥工作向纵深发展。
爱国拥军氛围浓。夯实双拥宣传阵地。在市区新建一座双拥公园,将市区主干道湖天南路提质改造为双拥示范路,在城区主要路口、广场,建设2处双拥景石、2处双拥宣传电子显示屏、11处固定高架双拥宣传广告牌,确定一条“国防教育公交专线”,深入持久营造双拥浓厚氛围。创新双拥活动形式。发挥驻怀部队资源优势和怀化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开展“军事训练周”“党政领导干部过军事日”“重走长征路”等10余项主题活动。投入300余万元打造红色双拥题材大型舞台剧目《侗山红》,获得湖南省艺术节最高奖项“田汉大奖”,并在全市巡回演出,社会影响佳,双拥工作舆论氛围良好。培育特色拥军文化。扎实开展以保守军事秘密、保护军事设施,防间谍、防渗透、防破坏为主要内容的“两保三防”活动,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军事利益,得到军委总部领导肯定。拓宽双拥教育渠道。认真贯彻落实《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坚持把国防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在全市中小学校深入推进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示范学校建设,实现国防教育全市中小学校、中小学生100%覆盖,开创全市国防教育工作新局面。全市共有24所中小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4所学校被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拥军支前举措实。全力支持部队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资2.3亿元,新建和改建国防公路7条共171.8公里;在建国防公路建设项目3个,总长78.3公里。积极探索部队到人支出标准,保障武警部队“维持性运行经费”,经验被全省借鉴。投资3亿余元支持武警怀化支队创建全国模范单位、原空军预备役高射炮兵团营房正规化建设、民兵武器仓库及训练基地建设。全力保障部队遂行军事行动。市辖区内三个军供站牢固树立“为国防建设服务、为部队斗力服务、为备战打仗服务”的宗旨意识,圆满完成部队战备训练、新老兵输送等保障任务,怀化军供站先后受到民政部、原总后勤部的表彰,荣立集体二等功一次,被省市、人民政府评为“拥军模范先进单位”、“正规化建设先进单位”。为适应军供保障工作新形势,积极协调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南部战区联勤保障部、国家铁总等部门,投资7600余万元对怀化军供站进行整体搬迁,军供新站单日单次保障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投入1200余万元,利用春节、“八一”等节日,对驻怀部队和海军“怀化舰”官兵进行走访慰问,与西藏阿里地区部队结队共建,常态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拥军优属活动。全力解决部队官兵后顾之忧。严格落实安置工作的各项政策,对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除个人自愿选择到央管企业安置的外,全部安排进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满意率达100%。发放随军未就业随军家属生活补助700余人次、510余万元,接收安置驻怀部队随军家属120名,出台《怀化市军人子女入学工作实施办法》,明确驻怀部队官兵子女,可自由选择城区内义务教育阶段的任一学校,官兵满意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