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厅两周年之市州风采录——长沙市退役军人工作综述
让退役军人在山水洲城更有幸福感
—长沙市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综述
湖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成立以后,长沙各级退役军人事务机构在省厅的正确指导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不断推动省会退役军人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
打造服务退役军人的幸福载体
2020年是“基层基础基本建设年”,旨在健全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提高工作人员基本能力。1月7日,唐勇厅长率14个地州市的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服务中心主任齐聚浏阳,现场观摩浏阳市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成果。在面积达955平方米的浏阳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里,设置了老班长值班室、心灵港湾、健康小屋、军人书屋等功能区块。一位来办事的老兵介绍:“每当有什么烦恼,就来这和老班长们聊一聊,心里就会舒服很多。”
长沙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接待大厅
目前,长沙市、县、乡、村四级共1769家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中,有109家正朝着“全国示范型服务中心(站)”目标奋进。这些站点里,国防教育室、风采墙、退役军人党员先锋岗、老兵工作室等特色模块相继设立,既能吸引老兵们主动“归队”,又为他们搭建了建功新时代的舞台。
9月,450余名退役军人工作者集体参加业务培训;10月,长沙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接待大厅正式启用;11月还将召开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推进会......相信,长沙各级服务中心(站)终将成为退役军人家门口“幸福感”的有效载体。
从返乡第一刻起就感受到尊崇
2020年9月3日14:10,列车缓缓驶入长沙火车站。18名退役士兵刚刚踏上家乡的土地,工作人员便为他们戴上红花绶带,并为他们“一站式”办好了社保、组织关系、落户等手续,以及一张长沙银行“拥军卡”。
迎接退役士兵返乡
9月27日,开福区组织了一场培训班,引来20多万人“围观”。这场为期3天的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在“新征程网”进行同步直播,其中一场以“直播新业态”为主题的课程,就吸引了10.6万人点击观看,大量老兵在网上进行评论、参与讨论,鼓励刚退役的战友们。这些是长沙“返乡第一面”系列活动的“精彩片段”。2020年,长沙将退役迎接、形势分析、政策解读、就业推荐等各项工作“打包”推进,帮助退役军人第一时间扣好“第一粒扣子”。近年来,长沙每年接收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2000多人,如何让他们离开部队、回到社会后迅速踏上就业岗位,长沙想了很多办法,办了很多实事。在政府的促进下,很多社会力量也参与进来。今年6月,长沙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和专家指导团成立,一百多名专家学者、创业先锋受聘为退役军人服务,他们积极发挥帮传带作用,广泛吸纳退役军人就业、带动创业,“三驾马车”拉动就业创业的格局正在形成。
把关心关爱落实在细微处
9月22日,长沙县路口镇花桥湾村,一级伤残军人吴帆收到了一台定制电动轮椅,这是长沙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和湖南星为置业有限公司为他送上的“礼物”。
赤岗村军休所举办关爱老人听力义诊活动
在南湖军休所,全省率先加装的军休所住宅电梯实现“平层入户”;星火军休所致力于打造“居家养老15分钟生活圈”,积极引入社会资源为军休干部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紧急救助等上门服务;
开福区的14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重点优抚对象提供便捷医疗服务,实行挂号、就诊、取药、转诊“四优先”,家庭医生签约、门诊挂号、每年体检“三免费”;
雨花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里,法律顾问长期坐班,为服务对象在劳动争议、社保接续等方面提供法律咨询,指导、帮助广大退役军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这一个个细小的动作,既是长沙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爱退役军人”要求的具体举措,也着实让退役军人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为这些“最可爱的人”服务,让他们感受到尊崇,是长沙各级退役军人工作者的一致目标,也正在成为加快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