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子文:一诺千金,一家三代为34位红军烈士守墓86年
这是一个关于初心与坚守的故事。郴州市嘉禾县甫口村赤珠岭有一个烈士陵园,纪念碑下苍松似海,翠竹成林。在87年前,这里曾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34名红军战士在此次战斗中壮烈牺牲。8年前,彭子文从父亲手中接过守墓职责,开始了彭家第三代的守墓之路。从此,彭子文不仅成了红军烈士守墓人,也成为了义务宣讲员,为前来祭奠红军烈士英魂的人讲解这座红军墓的来历。今年,已经是彭家三代人守墓的第86年了。
1934年11月17日,中央红军“红星”纵队长征途经嘉禾县甫口村赤硃岭时,与国民党军队李云杰部遭遇,战斗打得异常惨烈,34名红军战士牺牲。当时彭子文的爷爷彭助立时任嘉禾农民运动协会会长,他组织群众捐钱捐米,把战斗中牺牲的34名红军烈士合葬在赤硃岭一个大墓穴里。
1935年清明,彭助立带着铁锹、锄头修整红军烈士墓,并在墓地周围修了一条排水沟。1938年6月,彭助立偷偷在红军烈士墓前立了一块石碑。此后,每逢清明和红军战士牺牲纪念日,彭助立都要到红军烈士墓祭祀。平时,他只要到赤珠岭方向的田里劳作,也会抽时间去看看红军烈士墓。
1944年10月,彭助立病重,临终前他郑重地对儿子彭作恭说:“孩子,红军是大好人,他们为了全中国的解放,30多人就牺牲在我们这里,连名字都没留下。你一定要替我继续守护好红军烈士墓,不能辜负首长的嘱托。”
从此,这一份嘱托,变成了彭家人生活的一部分,彭作恭每年都会带着彭子文和后代定期去给红军扫墓,清理杂物,一直坚持到2013年去世,临终前嘱托彭子文要世代延续为红军守墓。
已经60多岁的彭子文在劳作之余,常去红军烈士墓看看,碰到有人在墓地周围刨草皮烧土灰(作农肥用),他立马上前制止。通往红军烈士墓的道路两旁杂草丛生,为方便前来祭祀的人们进出,彭子文自掏腰包,买了台汽油割草机,每隔一段时间割一次。这一切都是义务的,但彭子文觉得非常有意义。今年1月,他被评为诚实守信“湖南好人”。
近年来,嘉禾县多次安排经费,对赤珠岭红军烈士墓进行修缮,并对通往墓地的道路进行硬化,让红军烈士长眠在葱郁绿色、鸟语花香里,样貌焕然一新。
如今,赤珠岭红军烈士墓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前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人络绎不绝。
于是,彭子文又多了一份职责——担任义务宣讲员,让红军烈士的事迹世代传下去。他说,哪天他干不动了,就叫儿子“接班”。